发布时间:
2018-12-03
访问次数:
225
作者:
|
为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感染力,11月30日下午,在邱燕老师的带领下,2018级会计3、4班的同学们来到了坐落于淮河文化广场的蚌埠好人馆参观学习,领略好人之事迹,感悟好人之精神。蚌埠好人馆馆长王雪峰热情接待了师生一行。 站在好人馆朱红的门前,最先引入眼帘的是一条蓝色的灯带,蜿蜒曲折,延伸向馆内。解说员告诉我们,这条蓝色灯带象征着蚌埠人的母亲河——淮河。正是这条河,孕育了珠城文化,造就了蚌埠的好人精神。 我们沿着这条河向馆内走去,沿途的墙上布满了好人们的事迹。最先看到的就是李玉兰老人。看似平凡的她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的钱,资助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上不起学的孩子,8年如一日把7位孤寡老人当亲爹亲娘一样来供养,一次次地帮助病友,帮助灾区人民。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这种心系天下的情怀,造就了她的不凡。 继续向前,从一个个好人事迹边走过,我们看到了“最美公交司机”杨苗苗、“优秀科技工作者”彭涛、“板车女孩”黄凤......,我们来到了一块荧屏前,在那里了解到了张劼的英勇事迹。2016年1月5日“1·05”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处置中,他不顾生命危险主动请缨,第一个冲入房间,奋力将正在打开汽油桶和液化气罐的歹徒扑倒在地,在他与战友们对歹徒进一步实施控制过程中,部分泄漏的汽油和液化气爆燃,张劼与队友们被爆燃气浪冲倒烧伤,而他冲在最前伤情最为严重。张劼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特警英雄,制服了凶恶的歹徒,拯救了人民生命财产,即使牺牲自己,也毫不犹豫。 这些好人事迹如点缀在淮河的一颗颗珍珠,带给人如珠子般温润而不失光彩的感动。这次好人馆之行,我们仰好人厚德,品浩然正气,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就像在馆中镌刻的好人赋中写的那样:“淮水穿城东流,滚滚辈出好人;珠光闪烁星空,济济后有来人。”安财学子应争当珠城榜样,鼓响核心价值,舞红好人之城!
(供稿:朱睿、邱燕 审核: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