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2-28
访问次数:
10
作者:
|
2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在明理楼219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教研部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教研部主任付冬梅主持会议。 本次备课会的主题是“面对学生常见问题,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解疑释惑的实效性?”针对这一问题,各位老师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结合上学期教研部关于学生常见问题的调研,邢广桥将问题归为三类:一是面对科技进步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还有解释力?例如玩游戏、刷视频是否属于数字劳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背景下,劳动价值论是否成立?等等;二是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在哪里?三是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难点问题,如何学深悟透? 针对上述问题,张海雷和熊贵平突出以“实用性”为抓手,以价值引导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突出职业规划导向或考研导向,首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然后将价值引导贯穿其中,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周璇、许庶等青年教师提出研究教学对象,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点。例如借助社会热点问题或热搜视频等,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热点问题背后的逻辑。经纶注重逻辑线索的提炼,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悟透教材逻辑,分析马克思实现理论创新的方法等,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付冬梅提出教师需要理论上“强身健体”,增强自身理论素养。针对理论难题,教研部要定期进行大练兵,增强教师自身的理论领悟力。 随后,各位老师对过程化考核方案的调整与实行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老师们认为,利用学习通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尤其是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与课外、自学与教学相结合,可以在较为紧张的课时安排中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某些具体细节,诸如平时成绩各项占比,线上与线下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希望自己有权限在不改变基本设置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大家交流了教学经验与方法,进一步厘清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路径,增强了教学管理意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撰稿:付冬梅、张海雷 审核:周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