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5-13
访问次数:
10
作者: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财经大学与宿州市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蚌埠博物馆等共建“博物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举办系列博物馆大思政课讲座,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5月9日,博物馆大思政课首场讲座在安徽财经大学明理楼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宿州市博物馆的赵彦志副研究馆员,以“隋唐大运河汴河与宿州的建置与发展”为主题,深入剖析了运河文化与宿州历史的紧密联系。赵老师结合宿州市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和地方文化,巧妙阐释了思政教育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讲座中,他借助汴河遗址出土的陶瓷器、文献资料等实物例证,生动展现了大运河宿州段的历史变迁,以及其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赵老师特别讲述了新汴河开挖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治水、团结奉献”精神,强调这不仅是宿州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青年学生践行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在讲解过程中,赵老师运用真实图景与数字化展示手段,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历史场景,直观感受历史与思政内涵的交融,深刻体会到大运河文化中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而这些精神与当代思政教育所倡导的文化自信、社会责任感高度契合,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且鲜活的本土案例。 此次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安徽财经大学在“博物馆大思政课”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各地博物馆合作,在课程开发、学术研究、实践活动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力,进一步挖掘博物馆的育人功能,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撰稿:黄燕 摄影:黄燕 审核:周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