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大思政课系列】蚌埠日报刊发付冬梅博士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 2022-05-02     访问次数: 442     作者:
0

善用大思政课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付冬梅

蚌埠日报 新闻    时间:20220425日    来源:蚌埠日报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课”,承担着为国育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以多样化形式、跨时空维度、全方位协同塑造青年学生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智慧、大德行、大担当,是大思政课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传统思政课教学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
,社会思潮的多元传播、网络直播间竞相兜售各种奇谈怪论解构着思政课的价值与效能;另一方面,思政课的低效运行使教师缺乏自信、大学生缺乏认同、其他教育和社会力量作壁上观等现象亦较明显,思政课亟须创新。真正的改革不仅要在“术”上下功夫,更要在“道”上有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只有从“大思政课”之“大”字入手,方能立意高远、统揽全局、打破边界、重塑思维,从根本上确保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关键症结,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使思政课更好地回应时代需要。一是扭转教与学关系上的供需错位,使思想传输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真正贯通起来。思政课内容体系庞大,涉及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体系、五观的塑造等,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是既远又近。远在于理论过于抽象、历史共振性弱、学生实践有限且反思不足,导致思政课教学高不成低不就;近又在于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大势、国家大局、人生大道,思政课教学需要弥补青年大学生过于感性化、微观化等思维弱势。因此,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既不能高高在上,强制灌输,亦不能无底线顺应学生的感性需要,而应从发展的角度找准学生的真正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兴趣,更要时刻以“大”字当头,引领大学生在大历史、大视野、大格局中明晰原理、认清时代。
  二是扭转理论输入与实践产出的比例失衡
,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一直是思政课难以有奇效的根本原因。高度抽象的理论在缺乏阅历的大学生面前容易有“假大空”之感,提升大学生的理论共鸣力需要中介。专业课学习往往有相应的实践基地、实验室,这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提供可能。输入性理论通过实践、实验被真正内化,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输入有效地转化为实践产出。反观思政课教学不仅理论过于艰涩,且难有实践或实验机会,亲身验证理论的滞后性或缺失消减了理论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切中问题的实质。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学是化解这一困局的有效方案。通过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真正使理论内化于心,提升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做开辟社会主义道路新境界的时代新人。
  三是扭转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认知疲劳
,使大学思政教学与中小学思政实现体系统一、境界有别。立德树人需久久为功,思政课贯穿个人成长成才的不同学段,这使其重点内容会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均会有相应的呈现,例如:法治专题。此前的“背对背”备课模式不仅易导致内容重复,使大学生思政教育认知疲劳现象明显,甚至某些大学课堂还不如中小学课堂更加鲜活有力。善用“大思政课”既要会做加法,更要会做减法。随着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根据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知识基础厚、思维更活跃等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简化基础知识灌输(或以线上视频补充),将重点放在学生所疑所惑之热点问题,放在思维塑造、观念建构等大问题上,使大学生对道路选择、文明形态、人之实现有切实的思考与感悟,增强使命担当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文为2020年安徽省“三全育人”项目之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葛睿)